時事觀點

深掘半導體護城河,是新總統上任的產業首戰(遠見雜誌)
劉佩真

2024/04/28
轉載自<遠見雜誌>

2024年5月20日,賴總統上任及新內閣將全員啟動。其中,關於產業的首戰,預計將是半導體業。畢竟,其為國家重要戰略行業,也是賴總統在3月產業拜訪之旅的第一站,更加凸顯其重要性。

從台灣半導體行業的相關重要指標表現可知,該產業對我國經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是我國半導體業的出口、貿易順差、資本支出、獲利、人均所得、市值等,對台灣經濟、資本市場影響甚巨。例如,2023年國內半導體業出口占總出口比重達40%、貿易順差占總額約53%、整體族群資本支出占民間投資超過20%、本產業附加價值占GDP比重逾18%;至於2023年上市櫃半導體市值約占38%,為國內股票市場占比最大的族群,其中台積電一家即占三成以上。

台積電海外市場布局待考驗
綜合上述可知,主計總處預測,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43%,當中半導體業將扮演重要的成長驅動力。尤其是台積電合併營收,不受台灣強震影響,依舊可強勁增長20%以上。

當然,除了短期外,中長期產官學界如何維護我國半導體業在全球第二大供應國的地位,以及持續深掘護城河,來拉開跟其他競爭國的差距,預料將是新總統上任後的重點任務。

事實上,國際半導體業的競爭局面仍是詭譎多變,各國將半導體視為重要戰略物資,而積極搶占版圖與行業的制高點位置,對台灣帶來的威脅不容忽視,同時,台積電歐美等海外市場布局考驗接踵而至,未來該如何化解也備受市場矚目。

此外,面對中國強攻成熟製程、中低階產品,台系成熟製程業者將聚焦車用∕工控等特殊製程多角化的發展,且我國IC設計業宜提升先進晶片設計能量、拓展高質化產品應用市場。

更重要的是,台灣半導體業需運用各項策略,才能在全球頂尖賽局中再次淬鍊而出,同時,台廠需鍛鍊出最強的晶圓製造管理能力,並爭奪全球半導體價值鏈中更大的比例,以求在變化時局中,創造最大的優勢。

優先思考台灣半導體競爭策略
建議我國產官學界,可優先思考台灣半導體競爭力的策略,其次則是台灣半導體總體戰略規畫,再者是強化台灣半導體業營運環境政策。

整體而言,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紛亂,以及全球競爭對手強力挑戰,加上隨著產業脈動速度加快,以及大國和國際大廠對供應鏈的控制與在地化要求,因而進行短鏈革命,台灣半導體業應本著原先的基礎優勢,並借鏡行業快速變遷的節奏、產業結構、生態系統演進的軌跡,思考如何跳脫既有產業的框架,來進行全球布局,也讓台灣半導體企業掌握先機,同時快速因應經營環境、產業升級、數位轉型、商業模式迅速變遷的需求和挑戰。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