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這場強震,讓全世界見識到台積電的韌性(遠見雜誌)
劉佩真

2024/04/09

《轉載遠見雜誌》

文/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此次台灣發生芮氏7.2的強震,為25年以來最大的震度。其中,新竹、龍潭和竹南等科學園區的最大震度級為5,台中和台南科學園區的最大震度級則為4。

原先,市場認為,各國恐將給予台灣半導體廠更大的壓力。也就是說,除了地緣政治因素之外,地震更是各國要求台灣半導體產能需大量移往海外的考量。不過,強震過後,台積電以最快的速度讓生產恢復正常,成功將危機化為轉機。

畢竟,在過去防震措施不斷強化、本島上中下游群聚效應顯著而即時支援、工程師24小時隨時待命的情況下,台積電以高度韌性,化解全球供應鏈的疑慮。甚至,也第一時間獲得大客戶Nvidia的支持,認為此次強震將不會影響台積電對於AI供應鏈的供貨。同時,台積電最終也發表聲明,2024年合併營收將如預期,可望介於20~25%。

台積電在這次台灣發生強震下,卻能將損失減少到最低。包括在4月3日地震發生後僅十小時內,晶圓廠設備的復原率超過70%,新建的晶圓廠(Fab18)復原率超過80%;4月5日,除了位於震幅較大地區的部分生產線,需要較長的時間調整校正,以回復自動化生產外,台灣晶圓廠內的設備已大致復原。

這等同於到了第三天,設備幾乎恢復到可恢復正常營運的水準。

這個部分展現了台積電優異的韌性,當中除了憑藉著以往公司在地震應變和災害預防上的豐富經驗與能力,更定期進行安全演習,以確保萬全準備。更重要的,是三大競爭優勢——建築物及機台耐震機制的建立、供應鏈高度配合、工程師24小時隨時待命。這都是在台灣以外地區無法進行複製之處。

台積電除布局海外,更展現深耕台灣決心
可以說,在這次強震的案例,更可說明台積電近來除了布局海外市場之外,更持續深耕台灣的重要原因。

首先,以台積電在建築物及機台耐震方面的努力,經過921大地震及近年來國內幾次規模較大的地震過後,晶圓代工龍頭業者對於此部分也投入大量研究,例如台積電晶圓廠的機台,使用的是美國航太等級、美軍皆在使用的阻尼器,且下方還有抗震減壓的機台,把地震影響降到最小,同時建築物本身所用的建材耐震係數高,雙重保護下,可稀釋震波帶來的負面衝擊。

其次,在供應鏈的配合度上,台積電供應鏈大聯盟遍布於台灣各地,且平日緊密的合作也相對有所默契,第一時間均備好晶圓代工龍頭業者需要的材料、設備、維修等物品及服務,也因上中下游供應鏈的群聚效應,讓台積電可獲得即刻的支援。

最後,在工程師及全體員工方面,24小時隨時待命,甚至是地震後一小時內趕回公司進行修復的工作,均展現台積電人的使命感、責任心,以及平日教育訓練的扎實程度。關於此部分,員工的高度配合,恐難以出現在歐美國家。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