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為什麼台美FTA前景可以期待?(風傳媒)
劉名寰

2022/07/13
轉載自《風傳媒專欄》

象徵台美經貿關係升級的「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上月底在美國華府召開首輪會議。有別於台美既有的「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和「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等機制,「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旨在促進雙方就更廣泛的經貿議題展開合作,而我國也期待藉此新設平台,與美國完成雙邊貿易協定的簽署。

今年2月,美國白宮正式對外發布《印太戰略》,並於5月公布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參與國名單,當時台灣因未在IPEF名單之列,曾在國內政壇引發議論。不過,倘若觀察美國近期在印太地區的布局脈絡則不難看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實質上可視為拜登政府印太戰略架構中的一環。
從美國戰略布局的角度,台灣未納入IPEF首輪名單是美國啟動印太經濟架構不得不然的起手勢,是為了降低盟友入群疑慮的權衡作法,避免中國給這些國家扣上在兩岸議題選邊的帽子。現階段美國的盤算是:先藉由首波IPEF串連盟友,再以單邊可操作的方式,深化與台灣在IPEF的場外連結。

即便如此,國人更關心的是:台美貿易協定是否真有機會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架構下完成洽簽?要嘗試回答這個命題,或許可以從台美自由貿易協定(FTA)倡議的互動歷程,以及美國推動區域經貿合作的決策考量進行思考。

台美FTA倡議起源甚早,1984年美國總統雷根就曾提出美國可與台灣簽定FTA,以解決雙方的貿易逆差。而台灣積極與美國洽談FTA是在2002年之後,在此之前,台灣的首要目標是爭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台灣在2002年順利入世之後,便積極準備與美國洽談FTA,但當時美國對台美FTA的態度相對保守,主要是基於兩個考量:首先,美國認為台美FTA經濟效益有限。根據美國國際貿易調查委員會(ITC)2002年出具的評估報告,台美FTA對美國的經濟效益僅集中在農業部門和少數工業產品;其次,美國認為台灣甫加入WTO,希望台灣能先兌現入會承諾。即便當時美國國會有少數議員對台美FTA表達支持,並要求美國行政部門積極推動,可惜此倡議聲量未能獲得美國國會的普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之前,兩岸尚未三通,美國當時希望台灣能先處理兩岸三通議題。事實上,早在2004年台美TIFA會談之前,台北美國商會就曾呼籲台灣開放兩岸直接交通往來,當時美國企業將台美FTA與兩岸經貿互動進行相當程度的連結,因為對美國而言,兩岸經貿攸關在台美商的直接利益。

然而,儘管2008年起兩岸經貿互動程度加深,但台美FTA推動工作仍未見有效斬獲。一則是這段期間台灣的對外貿易政策重心擺在與中國深化經貿關係,另一則是中國加入WTO之後,美國在經貿議題上對中國採取相對友善的交往態度,期待中國能實現內部經濟體制的改革,因此對台美FTA的態度相對消極。
2017年川普上台,美中競爭正式檯面化,美國自2018年起對中國加徵進口關稅,並祭出商品和科技出口管制等措施。反觀在此期間台美關係持續升溫,美國除了通過《台灣旅行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案》、《台灣法案》及《台灣保證法》等多項友台法案之外,也在2021年7月重啟TIFA會談,並於2020起連續兩年舉辦「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EPD),雙方針對經濟、供應鏈、健康等議題展開合作對話,美國亦表態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

而為尋求台美經貿關係的實質進展,我國在2021年1月有條件放寬美牛和美豬進口來回應美國長期以來對此議題的關切,加上去年年底四大公投結果台灣多數民意否決「反萊豬」進口議題,皆在向美方傳達我方期待與美國深化經貿合作的意願。

那麼,美國的態度與期待為何?話說從頭,二戰之後,美國是國際貿易體系多邊主義的主要推手,對於區域或雙邊貿易協定興趣缺缺(甚至排斥),此態度直到1980年代中期才發生轉變,主要原因有三:

首先,美國當時對於多邊貿易體系進展緩慢感到不奈,期待透過區域規模談判,給不願在多邊體系下做出讓步的成員製造壓力,此階段也是美國開啟多邊和雙邊並重的「雙軌貿易政策」時期;其次,美國希望藉由擴大貿易政策範疇,與貿易夥伴展開多元合作。例如,美國透過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現已改為USMCA)深化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在投資規範和能源領域的合作;第三,與政治氛圍有關,冷戰期間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單邊讓利而不尋求互惠的作法,在國內已逐漸失去支持,美國希望藉由雙邊FTA談判,迫使開發中國家放棄保護主義。

作為全球經貿秩序的主要倡議與制定者,美國對外洽簽FTA往往帶有濃烈的戰略意涵。對美國而言,FTA不只是實現經濟目的的戰略工具,更具有外交政策的戰略意義。從經濟利益的角度,各國洽簽FTA不外乎為了追求整體經濟效率的提升,並促進與貿易對手國的經貿往來。但對美國而言,洽簽FTA除了有經濟面的考量,更有將FTA作為外交政策延伸的實質意義。例如,美國與約旦簽署FTA,即是基於地緣政治考量,目的是建立中東阿拉伯世界的盟友。

由此可知,美國對外洽簽FTA的策略思維不僅止於純粹的經濟利益,更同時帶有政治與外交的戰略意涵。在經濟面,藉由FTA削除貿易關稅障礙,可降低美國的進口價格、擴大產品出口市場,以及深化與夥伴國在不同經濟議題上的廣泛合作。在政治和外交面,FTA可作為外交政策的代理手段,有助於美國與夥伴國強化政治與安全議題的合作,並敦促夥伴國啟動經濟體制的內部改革,同時鞏固美國在不同區域的實質影響力。例如,東協在2005年至2008年逐步完成「東協加一」拼圖,美國當時即擔憂會被排除在東亞區域主義之外,遂採取「樞紐與輻條」(hub and spoke)策略,以美國為軸心,東亞國家為輪輻,目的就是希望減弱東亞經濟朝向集團化發展的趨勢,確保美國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力,美國與新加坡和韓國的FTA即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完成簽署。

回歸主題,近年台美關係升溫,美國在防疫和維護台海安全議題上給予台灣許多支持與實質幫助,倘若台美順利簽署FTA,意味著未來雙邊經貿連結將更加緊密,同時亦可藉由FTA開啟雙方在產業經濟與科技安全等議題的合作機制。

如前所述,美國對外洽簽FTA的決策考量向來帶有經濟、政治和外交動機。台美FTA除可為雙方創造經濟利益(產業、科技、供應鏈韌性),隨著美中兩國競爭態勢從過去的隱晦模糊轉向清晰,台灣在全球關鍵科技發展與東亞地緣政治的重要性將更為凸顯,台美深化經貿合作,不僅符合美國印太戰略的總體目標,亦有利於鞏固雙邊國家安全與核心利益。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新興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台北大學經濟系兼任助理教授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