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IMF最新數據 台灣經濟明年還好嗎(蘋果日報)
邱達生

2019/10/29

              國際貨幣基金(IMF)預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從年初至今已經3次下修。1月時預估的3.5%,當時為3年來最差。但是10月所估計的3%成長率,則是10年來的最差表現。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戰導致世界貿易量的萎縮,是IMF持續下修成長率的主因。

              台商回流挹注投資 然而IMF也認為明年的全球經濟成長將比今年好,可以達到3.4%。可是39個先進國家明年加總成長率預期與今年持平,所以未來一年的成長力道則是來自155個新興市場,預計平均可達4.6%的成長。IMF將全球新興市場分為五大區塊,明年的成長力道還是以新興亞洲整體最強,且會超過6%的成長率,其餘的中南非洲、中東北非、新興歐洲與拉丁美洲的成長率都低於4%

                從主要經濟體,美、中、歐、日的經濟表現來看,可以看出美國的強勁成長告一段落,明年會走緩。反映美國供應管理協會發布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持續落在榮枯線下方的情況。中國經濟成長明年起恐落於6字頭以下,所以穩增長再度成為北京政府追求的優先目標。雖然英國首相強生急於脫歐,但是2016年以來市場已經充分反應可能衝擊效應,所以從歐盟與英國預測數據來看,明年脫歐衝擊已然有限。日本的安倍三箭看樣子沒有辦法讓日本經濟脫離失落年代,而且消費稅進一步衝擊日本明年的內需消費。

                今年貿易戰的轉單與台商回流讓台灣經濟成長領先其他三小龍,但是IMF認為明年台灣可能不再成為亞洲四小龍第一名。

                然而國內預測機構有別於IMF看法,景氣預測基本上是根據過去的模式對未來預測,過去台灣投資沒有力道,但是出口是主要引擎。然而貿易戰已經讓台灣經濟體質產生典範移轉效果,明年的情況與今年類似,會有台商回流挹注固定投資的可能,且多數回流資金將會在明年才陸續到位,所以明年還是有機會在四小龍中居首。

可是我們也要看看台灣在人均所得上與其他三小龍實際的差距有多大,IMF歸類先進國家總共有39個,包括美、加、紐、澳、日、歐盟、亞洲四小龍等。台灣人均所得約25000美元,在亞洲四小龍中敬陪末座。試想如果未來10年,其他三小龍都是零成長,而台灣每年達到7%成長,且假設亞洲四小龍人口數不變,10年後台灣也僅能達到5萬美元的平均年所得,尚無法超越新加坡與香港。

至於離我們比較接近的南韓,雖然今年經濟成長不如我國,但卻已經進入30-50俱樂部。全世界只有7個先進國家為30-50俱樂部成員,也就是人均所得超過3萬美元(30K),且人口總數超過5000萬(50 million)。

台暫居四小龍之首 除了南韓為最新成員外,美、日、德、英、法、義等6國有強大內需為後盾,擁有建立國際品牌的充分條件。所以IMF最新公布數據讓我們看到很多隱藏資訊,有助於掌握國際趨勢與脈動、瞭解台灣在國際的定位,短期內不應以暫居四小龍之首而自滿,中長期還需持續就建立自主供應鏈、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提升我國整體國際競爭力等方向邁進。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