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科技產業資訊室>
2025年3月台積電宣布擴大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加上原有的650億美元投資計畫,總投資金額達1,650億美元,成為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此投資計畫包含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及一個研發中心,將為美國建立完整的先進製程一條龍服務;這項決策反映了在Intel營運困境下,台積電成為美國重建半導體製造實力的關鍵夥伴,同時這也顯示全球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正在因應地緣政治風險進行重大調整。
雖然根據TrendForce的預測資料可知,2030年台灣先進製程產能依舊位居全球之冠,但不可否認比重將由2021年的71%降至58%,反觀美國竄起將成為擁有第二大先進製程比重的國家,由2021年的11%提高至22%,此將是台積電美國廠的貢獻,代表台灣在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的角色仍有出現調整的跡象。更重要的是過去台美之間在製程技術上維持的兩年領先差距可能縮短,甚至可能發展為同步量產的情況。為因應這種變化,台灣需要善用此次投資機會,強化台美在AI等新興科技領域的合作,同時也要積極爭取美國企業對台投資,建立雙向投資的產業合作模式,以確保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不被削弱。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對美國而言可實現半導體製造在地化生產,對公司來說在於成本與利益的權衡結果
對於美國來說,TrendForce預測台積電新增三廠美國投資應於2030年後才會開始量產,不過隨著2030年前三座美國亞利桑那州廠的量產,美國當地先進製程產能占全球的比重將可較2021年倍增,獲得先進製程和先進封裝的在地化供應,確保供應鏈安全,同時提升在軍事、AI、高效能運算等領域的競爭力,也能讓川普總統能繳交亮眼的半導體製造成績單。而對於台積電來說,可謂是成本與利益的權衡結果,畢竟此舉可鞏固公司在北美市場的優勢地位,深化與重要客戶的合作關係,同時具備箝制競爭對手意圖,亦可槓桿美國的水電土地等基礎設施之資源,也舒緩地緣政治的壓力;不過美國生產成本較高,恐仍會影響後續台積電中長期的獲利能力,再者供應鏈遷移、人力資源調配、工作文化差異的磨合等問題也需妥善解決。
在原先於全球晶圓代工高市佔率下,對美加碼投資將鞏固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提升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
2024年第四季台積電於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再次來到新高紀錄,達到67.1%,明顯高於第二名Samsung 8.1%的水準,兩者差距再擴大至59個百分點,況且Samsung、Intel近期營運陷入低潮,對於台積電擴大對美投資也束手無策,顯然在原先於全球晶圓代工高市佔率下,對美加碼投資將鞏固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領導地位,提升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對於台灣半導體業而言,雖是機遇與挑戰並存,但市場更多的討論將聚焦於過去台灣引以為傲的矽盾是否還能保有原來的地位
台積電在美國的巨額投資是一項長期的戰略布局,其影響將是深遠而複雜的,在此情況下,未來台積電需要密切關注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形勢的變化,審慎評估投資風險,並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挑戰;同時,台積電也需要加強與各利益相關方的溝通與合作,確保其全球布局的順利推進。總而言之,台積電的此項投資案,是多方考量下的結果,對於台積電本身,以及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甚至全球的半導體供應鏈,都會有深遠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面對美國將一次性大舉加碼對於美國的投資,市場更多的討論將聚焦於過去台灣引以為傲的矽盾是否還能保有原來的地位,事實上,對於台積電而言,該公司未來在全球半導體業、科技產業的核心角色僅會有增無減;但對於台灣本身來說,則是不同的角度,也就說雖然透過與美國的合作,台灣可以在AI、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領域獲得更多發展機會,或是可以擴大與美國在半導體乃至於科技層面的實質合作,例如擴大5G、AI、高效能運算合作。吸引更多跨國投資,利用美台投資框架,吸引美國企業參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甚至與美國進行強強結盟,可讓我國隨川普總統讓美國再次強大而受益,亦或是換取地緣政治動盪下台灣能獲得的安全保障;但不可否認,台灣作為先進製程、先進封裝和研發中心的地位恐遭被稀釋,且台美在製程技術上的領先差距可能縮小,甚至出現同步量產的情況,甚至台積電在台灣的投資和產能可能受到影響,進而影響台灣經濟,此皆是我國政府應提早因應之處。
作者資訊:
劉佩真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APIAA理事
參考資料:
台積電加碼投資美國 產業分析師談利弊。新唐人電視台。2025/03/06。
魏哲家談台美研發如何分工 專家:聽完比較放心!新製程研發仍在台灣。太報。2025/03/07。
《科技島的奇蹟》台積電千億美金投資 川普盛讚魏哲家「傳奇」。壹電視。2025/03/09。
速採法制保護產業核心技術。工商時報。2025/03/11。
全球前十大 晶圓代工廠 產值再締新猷。工商時報。2025/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