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點

衛生合作從全球多邊轉向區域(蘋果日報)
陳子穎

2020/08/15
日前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訪台,除台美雙邊醫衛合作備受矚目外,各界也好奇:美國在宣布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後,將如何拓展國際衛生合作?台灣是否有機會參與?對於因對岸施壓而被排除在WHO外,僅能坐看因WHO失能而造成疾病流行的台灣而言,這些問題更是關注的重點。

WHO早在2013年底非洲爆發伊波拉疫情時就已爆出爭議,WHO總部於隔年3月收到首份發生在幾內亞的案例報告,但其發言人卻堅稱疫情受控而置之不理,直到4月下旬才被爆出部分WHO官員未將伊波拉疫情匯報至總部。2014年6月底,才由WHO當中原本負責小兒麻痺事務的助理主任直接向當時的WHO總幹事陳馮富珍致函提出警示。

WHO因行動遲緩導致非洲伊波拉病毒疫情擴散,飽受各界批評之際,卻仍阻攔國際伊波拉專家團隊與50萬美元之國際援助入境幾內亞。

今年的全球COVID-19疫情大流行,更凸顯失能的WHO不但導致全球成千上萬的民眾失去性命,並嚴重打擊各國經濟。美國衛生部長阿薩爾更指出:WHO缺乏改革的意願,是美國總統川普感到失望的最大原因。

跨出醫衛領域結合經濟

有鑑於全球多邊的公衛合作架構改革不易,未來在推動衛生安全議程與倡議方面,區域合作平台勢必扮演更吃重的角色。同時,國際衛生安全合作將跨出醫衛合作領域,與經濟合作議題緊密結合,包括商務綠色通道的建立,以及旅遊泡泡(Travel Bubble)等工作。

就台灣所處的亞太區域而言,上述合作正圍繞著亞太經合會(APEC)逐步成形,並朝「傳染病防治」,以及「經濟復甦」兩方面逐步展開。在傳染病防治方面,APEC衛生工作小組(HWG)已發布聲明,將在APEC各經濟體之間分享相關防疫資訊,並協助各國交流、分享防疫措施、提升醫療系統醫治能量,並強化緊急應變能力等;APEC生命科學創新論壇(LSIF)也將加速COVID-19疫苗與藥物的臨床試驗及審批作業。

APEC貿易部長也通過「促進重要物資流通宣言」,強調各成員將協助醫療品、糧食與農產品之貿易與運輸,減緩疫情對醫療與糧食供給的影響。此外,APEC成員中,有許多「防疫優等生」,包括我國、越南、紐西蘭、韓國等,除疫情逐步獲得控制外,更積極推動供應鏈復原、商務及旅遊泡泡,以及經濟復甦活動,領先全球進入後疫情時代。

台灣可望佔有一席之地

我國儘管在世界衛生組織之參與屢屢遭受挫敗與政治打壓,然而,在擁有正式會員身分的APEC中,仍積極與亞太區域的國家進行對抗COVI-19疫情經驗的分享與交流,並努力實踐我國「護台灣、助世界」以及「Taiwan can help、Taiwan is helping」之決心。美國未來將如何主導國際衛生合作,目前看來應該會從亞太區域開始,而台灣可望佔有一席之地。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