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          別研究分析報告
分          類107其他產業及經濟研究
專題/叢書名 提升我國商業服務業競爭力之策略計劃-虛擬貨幣發展趨勢及監理挑戰
研 究 單 位 研究二所
合 作 單 位
研 究 人 員 范秉航,劉育昇,施雅庭
出 版 日 期2022/12/31
頁          數174
關   鍵   字區塊鏈技術,穩定幣,央行數位貨幣,非同質化代幣,中心化自治組織
摘          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近期區塊鏈相關之虛擬貨幣發展,並從其應用概況及產業輪廓中,綜整現行所遇之挑戰與法律問題,最後,從各國監管態度與作為整合成我國政策規劃之觀察,以利因應未來多變的發展樣態。

首先針對虛擬貨幣之架構提出確切的研究定義與範疇,並藉以說明區塊鏈技術核心特性及發展階段歷程,從而瞭解區塊鏈從2008年發明至今的多元應用。其次,自價格波動的背景切入,探討「穩定幣」之興起與發展,瞭解其存在之重要性及監管之必要性。目前美國、日本、歐洲、英國及韓國等,朝向認定穩定幣為一種支付的工具,並針對「法幣穩定幣」提出發行監管法規,以降低市場風險;但臺灣方面,尚未作此認定,也尚無相關監管作為的宣示,宜加緊速度。接著探討各國中央銀行發行「央行數位貨幣」(CBDC)之進程與背景動機,除了部分開發中國家希望透過發行CBDC實現普惠金融外,積極發行的中國及瑞典則因該國電支服務由單一的大型機構把持,且現金支付行為正在大幅減少,威脅國家貨幣政策利益,希望借助CBDC的推行,把持國家的貨幣主控權;相對我國而言,較無發展之急迫性,但仍須關注他國發展對我國之影響。

此外,探討非同質化代幣(NFT),自生態輪廓瞭解其整體參與成員及框架,並說明可能遭遇的法律問題及監管作為。其中「賦能型NFT」因其為線上線下整合的服務與應用,故與商業服務業密切相關,涉及的法律層面可能包含:所有權、消費者保護、民事債務不履行及刑事詐欺等,相關主管機關應密切注意近期法院判例,以利後續監理規範之研擬。最後,則為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說明其發展歷程與組織運作方式及特性,並舉例說明國內外的著名案例,最後從馬爾他、美國三大洲及瑞士監管作法,探討我國法規規範的可行性。研究發現目前他國處理DAO之組織登記,與DAO社群成立之基本宗旨不相符,故執行並不理想。研究認為我國可以依現行民法「無權利能力社團」的概念作為DAO在發生爭議時之訴訟主體,以保障投資或消費者權益。

綜整上述,最後綜整各項提出結論及政策觀點,認為虛擬貨幣發展至今其多變性已超出想像,集支付、憑證、證券及組織權力等功能於一身,且處於快速轉型變化的階段,仍需持續關注其後續發展。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9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標 9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範疇 13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18
第四節 章節架構說明 21

第二章 虛擬貨幣概論 23
第一節 緣起與技術發展歷程 23
第二節 國內外監管作法觀察 35
第三節 小結與研究範疇說明 42

第三章 穩定幣(stablecoin)興起與監管課題研析 43
第一節 發展契機與市場概況 43
第二節 問題與風險探討 50
第三節 各國監管作法 58
第四節 小結 63

第四章 央行數位貨幣(CBDC)推動策略研析 64
第一節 發行動機與模式 64
第二節 各國推動歷程與政策作法 72
第三節 小結 81

第五章 非同質化代幣(NFT)商業應用問題探討 82
第一節 多元發展樣貌與生態輪廓 83
第二節 問題挑戰與法律議題 109
第三節 各國監管態度與作為 114
第四節 小結 116

第六章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責任義務研析 117
第一節 發展背景與組織類型 117
第二節 現存挑戰與法律問題 130
第三節 各國監管態度與作為 133
第四節 小結 143

第七章 結論與政策觀點 144

參考文獻 150
附件I、重大時事消息—FTX交易所破產事件 152
附件II、訪談記錄 157
備          註 相關資訊請洽服務人員(02)2586-5000 分機237。
*查詢台經院圖書館《按我前往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