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

110年7月製造業景氣概況

(110年07月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信號發布新聞稿)

Date:2021年8月31日

一、7月整體製造業景氣概況

受到Delta變種病毒肆虐,部分國家重啟防疫措施,恐衝擊到全球供應鏈及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在國內製造業方面,受惠主要國家積極推動各項振興經濟政策帶動全球需求,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等經濟數據仍有雙位數成長,惟全球經濟籠罩在不確定氛圍,致相關數據增幅呈現縮減,影響需求面、原物料投入面指標表現;而台股在美國疫情升溫及半導體大廠法說會內容不如預期等因素,呈先漲後趺態勢,影響經營環境面指標表現。因此,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由110年6月之17.68分,減少1.16分至7月之16.52分,燈號續維持在揚升的黃紅燈。

表一 製造業景氣信號之燈號與信號值

就110年7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僅有1個項目分數增加、4項減少,經本院試算模型加權後,信號值減少1.16分,其中在分數減少方面,以經營環境面減少0.62分幅度最多、需求面減少0.53分次之,原物料投入及成本面則分別減少0.17分及0.03分;在分數增加方面,僅售價面增加0.18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

圖一 製造業景氣信號主要指標比較

◎7月揚升的黃紅燈比重約占4成6

就110年7月份不同燈號的消長觀察,呈現衰退的藍燈比重由110年6月的0.95%增加至7月的3.50%,低迷的黃藍燈由4.45%增加至7.99%,持平的綠燈由14.30%增加至25.69%,而揚升的黃紅燈由36.72%增加至45.74%,繁榮的紅燈由43.57%減少至17.09%。(參見表二)

表二 個別產業景氣信號之燈號占製造業產值比重 單位:%

二、類別產業

民生大類:

就產業類別加以分析(如附表一及附表二),在紡織業方面,國際油價再度上揚帶動石化原料價格揚升,最終需求復甦帶動紡織廠生產、出貨依舊暢旺,故7月本業景氣燈號續呈今年以來第4個代表揚升的黃紅燈。在紙漿、紙及紙製品方面,全台仍處3級警戒,網購宅配包裝需求持續,加上廢紙價格續漲,推升售價、原物料投入等面向指標表現,7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揚升的黃紅燈。

石化橡膠大類:

在石油及煤製品方面,原油價格上漲帶動成品油售價上揚,加上網購需求暢旺,帶動物流用油量的增加,推升售價面及原物料投入等指標表現,7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今年5月以來代表揚升的黃紅燈。在橡、塑膠製品方面,雖然美國對我國輪胎課徵反傾銷稅,影響部分銷美表現,但本業仍受惠於油價上揚、歐美自行車輪胎、防疫用塑料及基礎建設等市場需求增加,帶動產品售價上漲,推升需求、售價等面向指標表現,故7月橡、塑膠製品業景氣燈號續為今年5月以來代表揚升的黃紅燈。

金屬機械大類:

在金屬基本業方面,國際煉鋼原料價格雖出現明顯修正,但在歐美續推基礎建設對鋼材需求仍殷,推升需求面及售價面等指標表現,包括出口、生產及外銷訂單皆有雙位數成長,故7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維持4月以來代表繁榮的紅燈。在機械設備業方面,受惠於半導體、5G及自動化設備需求殷切,推升售價面及需求面等指標,惟出口、生產及外銷訂單漲幅略有縮減,致7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6月代表繁榮的紅燈轉為代表揚升的黃紅燈。

電子電機大類:

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雖受惠於5G、高效能運算等應用晶片需求強勁,帶動晶圓代工、記憶體產能滿載,出口、外銷訂單及生產指數連續出現18紅,惟美國及東南亞疫情復發,衝擊全球產業供應鏈,各項指標漲幅已明顯縮水,影響需求、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致7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繁榮的紅燈轉為持平的綠燈。在電力設備業方面,受惠再生能源設備商機及半導體廠商建廠與投產需求,出口及生產仍呈雙位數成長,推升原物料投入及售價等指標表現,故7月本業景氣燈號續維持3月以來代表揚升的黃紅燈。

運輸大類:

在汽車及其零件方面,由於東南亞疫情增溫㤦得全球汽車生產重鎮-泰國出現斷鏈現象,加上歐美售後維修市場需求,出口成長超過4成,本土疫情影響國內賞車人數,7月份汽車新車掛牌數為38.061輛,較去年同月減少13.4%,惟疫情趨緩使得減幅已明顯縮小,加上車商積極推出優惠促銷方案及物流業對大貨車需求暢旺下,7月本業景氣燈號由6月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揚升的黃紅燈。在其他運輸工具方面,受惠於歐美電動車、自行車及其零組件等需求殷切,國內機車受制疫情,新車掛牌較去年同月大減34.6%,惟減幅已較6月明顯縮小,7月本產業景氣由6月低迷的黃藍燈轉為代表持平的綠燈。

110年07月製造業個別產景氣信號發布新聞稿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