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

113年4月製造業景氣概況

(113年04月製造業個別產業景氣信號發布新聞稿)

Date:2024年5月30日

一、4月整體製造業景氣概況

主要經濟體製造業復甦動能不均,新訂單、生產指數等皆上月下滑,致美、歐、中4月PMI表現轉弱。國內製造業方面,除資通與視聽產品出口年增率續維持為正成長外,主要出口貨品增幅多呈現萎縮。不過,來自東協、中國及美國訂單成長,致外銷訂單年漲幅逾1成,推升需求面指標,加上國際原油及農工原料價格上揚,下游回補庫存,支撐售價面指標表現。台股雖受到以伊衝突升溫及晶片大廠下調展望而出現賣壓,但美國科技股財報亮眼,提振全球股市信心,指數轉為小漲,推升經營環境面指標,故113年4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為14.24分,較3月修正後之12.30分增加1.94分,燈號由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表一 製造業景氣信號之燈號與信號值

就113年4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觀察,有3個項目分數增加、2項減少,經本院試算模型加權後,信號值增加1.94分,其中以需求面指標增加1.71分最多,其次為經營環境面及售價面指標分別增加0.27分及0.21分,而成本面與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則分別減少0.15分與0.11分,燈號座落於代表景氣持平的綠燈。

圖一 製造業景氣信號主要指標比較

◎4月揚升及繁榮的黃紅燈及紅燈比重合計逾3成

就113年4月份不同產業燈號的消長觀察,呈現衰退的藍燈比重由113年3月的29.80%減少至4月的13.76%,低迷的黃藍燈由29.52%增加至32.37%,持平的綠燈由29.86%減少至20.90%,揚升的黃紅燈由9.07%增加至13.98%與繁榮的紅燈由1.75%增加至18.99%。(參見表二)

表二 個別產業景氣信號之燈號占製造業產值比重 單位:%

二、類別產業

民生大類:

就產業類別加以分析(如附表一及附表二),在紡織業方面,受到下游品牌商訂單穩健回流,帶動織布及成衣等業別需求成長,生產指標由負轉正,推升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面等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衰退的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在紙漿、紙及紙製品業方面,隨著出口成長,帶動工業用紙需求回溫,加上旅遊、餐飲等民間消費持續,生產指數由負轉為雙位數成長,推升需求及原物料投入等面向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景氣衰退的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石化橡膠大類:

在化學材料方面,4月國際原油及輕油價格上揚,帶動化學材料價格多呈上揚,加上客戶回補庫存訂單增加,生產指數年增率由負轉正,推升原物料投入面指標,然因中國取消部分化學材料關稅減讓,加上中國競爭壓力仍大,影響需求及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在橡、塑膠製品方面,受惠全球車市產銷成長,下游客戶回補庫存,加上原料成本上漲支撐售價,推升售價面指標,然中國規劃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引發消費遞延效應抵消部分需求,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低迷的的黃藍燈。

金屬機械大類:

在金屬基本業方面,雖然不動產景氣回升及國際煉鋼原料價格落底反彈,支撐鋼材報價,然低價鋼品干擾市況,生產指數年增率續呈衰退,加上業者對當月景氣看壞者增加,影響原物料投入及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衰退的藍燈。在金屬製品業方面,受惠於航太、半導體代工等需求增溫,模具業訂單維持穩定,加上消費性電子業備料需求轉強,生產指數增幅轉為正成長,推升原物料投入及需求等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由代表低迷的黃藍燈轉為持平的綠燈。

電子電機大類:

在電子零組件業方面,受惠AI及高速運算應用需求持續熱絡,包括晶圓代工、晶片通路及印刷電路板等訂單及生產指標年增率皆轉為雙位數成長,加上業者對當月及未來景氣看好轉強,推升需求、原物料投入及經營環境等面向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由代表持平的綠燈轉為繁榮的紅燈。在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方面,AI、雲端產業需求續強,資通與視訊產品出口年增率仍逾1倍,生產指數年增幅逾3成,推升需求面及原物料投入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號續為代表揚升的黃紅燈。

運輸大類:

在汽車及其零件方面,雖然純電動轎車陸續交車及車用零組件訂單增加,有助於需求提升,然國內汽車買氣趨緩,4月汽車新車領牌數為3.7萬輛,年減3.1%,抵銷部分需求指標增幅,加上沙灘車、曳引車等特殊車種零組件訂單縮減而減產,生產指數年增率僅成長0.4%,影響原物料投入面向指標表現,故4月本產業景氣燈續為代表低迷的黃藍燈。

113年04月製造業個別產景氣信號發布新聞稿

本院:104 台北市中山區德惠街16-8號
電話:總機 +886 (2) 2586-5000,傳真 +886 (2) 2586-8855 聯絡我們

南台灣專案辦公室:807 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80號43樓1-2
電話:(07)262-0898,傳真:(07)398-3703

© 2015 台灣經濟研究院 版權所有. 隱私權聲明